肝内胆管癌(iCCA)是一种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,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对于不可切除的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肝内胆管癌患者来说,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有限,患者的预后较差。尤其是那些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,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案更是少之又少。
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(FGFR2)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是肝内胆管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子改变,这一发现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。福巴替尼作为一种激酶抑制剂,专门针对 FGFR2 基因异常发挥作用,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福巴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FGFR1 - 4抑制剂。它通过与FGFR酪氨酸激酶不可逆地结合,阻止受体的磷酸化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,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。特别是针对FGFR2基因融合阳性的胆道癌患者,FGFR2的过度表达促进了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,而福巴替尼通过阻止FGFR的磷酸化,切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,减缓肿瘤进展。
FOENIX - CCA2临床试验数据
在FOENIX - CCA2临床试验中,纳入了103名FGFR2融合基因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。
总缓解率达到了42%,这一数据表明福巴替尼对于肿瘤的缩小有着显著的效果。
中位缓解期为9.7个月,这意味着患者在接受福巴替尼治疗后,平均有多达9.7个月的时间肿瘤处于缓解状态。
无进展生存期为9.0个月,显示出该药物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止肿瘤的进一步发展。
总生存期达到21.7个月,这一结果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。
与其他药物对比及优势
例如佩米替尼,虽然也是一种针对FGFR的药物,但福巴替尼有着其独特的优势。福巴替尼对FGFR1 - 4均有抑制作用,并且相较于其他FGFR抑制剂,其耐药性问题更少。
服药指南
适用人群:患肝内胆管癌(iCCA)或胆道癌的成人患者,肿瘤细胞携带FGFR2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,既往接受过治疗、不可切除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患者。
用法用量: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,每次20毫克(5片4毫克片剂),口服给药,持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。可于每天近似相同时间餐前餐后整片吞服。
注意事项
药物相互作用
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,包括处方药、非处方药、保健品等,以便调整用药方案。
副作用处理
常见副作用有高磷血症(30%)、口腔炎(6%)、倦怠感(6%)等。
轻度副作用可自行调整,如调整饮食、休息等;严重副作用如呕吐、脱水、发热等需及时告知医生。
眼部毒性监测
可能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(RPED),有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,治疗前全面眼科检查,期间定期监测。
高磷血症监测
定期监测血清磷水平,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和治疗,避免并发症。
生殖毒性
有生育潜力的女性患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。
福巴替尼的出现为患有 FGFR2 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的、既往接受过治疗的、不可切除的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肝内胆管癌的成年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。它通过精准的靶向作用,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,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。
然而,我们也应该认识到,福巴替尼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肝内胆管癌患者,只有携带特定 FGFR2 基因异常的患者才能从中受益。因此,对于肝内胆管癌患者来说,进行基因检测,明确是否存在 FGFR2 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是非常重要的。
在未来,我们期待能够开展更多的研究,进一步探索福巴替尼的最佳治疗方案,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。同时,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靶向药物问世,为肝内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。